首页 / 首页 > 作文 > 高中作文 > 高考作文 > 正文

202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解析

2020-11-18阅读

上海卷

 

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,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?

请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。

要求:(1)自拟题目;(2)不少于800字。

试题特点:

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。材料由两句话构成,较为简洁明了。立意的核心是回答材料中的问题,明确观点,确定立意。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,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,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,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。这则作文材料,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深入探究,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,“转折”从个体、群体和人类等角度,引发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,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,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。

试题解析:

限制性:

1.写作情境的限制。作文材料是由一个前提条件和一个选择疑问构成的。“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”,这是材料中已知的前提条件,“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?”对此问题的答案,是命题者的立意所在,考生要思考的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。

2.典型任务的限制。考生须整体把握材料中两句话的内在关系,再结合特定的任务立意来行

文。也就是说,考生不但要兼顾到材料中的前提背景,还要明确表明对“人是否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”这一问题的态度、认识和思考。

3.价值判断的限制。命题人要考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,前提是要明确“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”涵盖哪些方面,“人对事物发展进程”的影响涉及的范围有哪些,小到个人、家庭,大到社会、国家、世界的都可以考量。

4.文体的限制。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,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,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,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。

开放性

1.立意角度自由。立意角度相对来说是自由的,“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”,可小可大,既利于考生着眼于小,具体而微地写作,也利于考生从宏观落笔而进行宏大叙事,在一个较为宏阔的历史场景甚至现实情境,铺展文笔,深厚而思。这则作文材料,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深入探究,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,“转折”从个体、群体和人类等角度,引发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,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,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。

2.联想思考自由。这则作文材料是一个能启发考生思考,能让考生找到相契合和相互关联的写作材料,对自然、社会和人生是否能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,这在理性思辨和文化审美以及生命感悟上,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。“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意想不到发生的”可以让学生联想到此次波及全球的“新冠”肺炎疫情,对个人、家庭、社会、国家乃至全球的各行各业,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军事等各个领域来说,都是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,“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否无能为力”能让考生联想到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无能为力还是大有可为的。

 

 

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学习参考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邮箱联系我们删除!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作共赢高考作文

    和作共赢

    自己不能怪别人多变,而应该看清楚自己的固执。自己无法认为自己的奉献能够到达什么水平,别人是否会回应自己的成就。自己有时会麻烦别人,别人也会麻烦自己。如果自己不一直奉献与别人,那将别人的奉献放在什么地方

    02-11 16
  • 坐在针尖上遥望远方高考作文

    坐在针尖上遥望远方

    我曾为我自己而自豪,就像,我今天坐在这里,也为我自己而自豪。今天的我,仿佛一瞬之间长大了许多。也许是因为我坐在这里——我的高考教室里。看着考场上的同学们一个个满怀自信,我也不由得紧张起来,也

    02-11 26
  • 你们看看书我看看你们作文高考作文

    你们看看书我看看你们作文

    【篇一:鸿鹄有志,可问归期否?】沈唯丹“行至此处,我与你们,便不得不做一个告别,或许只是暂时,又或许……”她没有说完一句整话,嘴唇在极力控制下依旧有些许颤抖,最终,她也没有按着&l

    02-11 37
  • 鹘起英巅,归心是安高考作文

    鹘起英巅,归心是安

    汝望长云直上,有鹘数数然争于巅,归去,又伴其子幼。——题记群鸟之逐,竞高者为上,然不忘其所哺;鱼翔浅底,竞急者为上,然不忘其所赡;树茂之形,竞壮者为上,然不忘其所育,落叶归根而馈于地矣。人之

    02-11 24
  • 我的奉献高考作文

    我的奉献

    每一个人总有自己的感知,即使别人有千万个不愿意,自己也要愿意。我有一个好父亲,自己的要求她总会做到。那时我总是能察觉她的凉意,现在自己明白了道理,如果自己愿意奉献自己,不去计较得与失,自己现在会快乐很

    02-11 25